爱与责任同行


李蕴

未标题-6.png

1991年踏上三尺讲台已有二十七个春秋,担任班主任工作二十年有余,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也有二十载。回首自己走过的道路,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能始终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时时刻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教学、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教育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和家长,成为了他们的良师益友。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

一个班,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便是温馨的,温暖的。

   “偏爱”潜能生。在班级中,我努力将自己的爱心倾注给潜能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给他们精心营造各种展示机会,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

严爱优等生。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放纵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热情的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天被人赞誉的学生,理智只能在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潜能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一个班就是一个家,爱着自己的家无怨无悔。

二、巧用故事育人

当老师的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你在批评某位同学的时候,这位同学会很不服气的说:某某同学也这样!他们在通过与另一位表现欠佳的同学的对比,向老师的批评提出抗议。这种遭遇我也有。

一次下午放学后,一位想离校的值日生被我截住,我要求他等候其他值日生一起走,他虽停住脚步,却不停地嘟囔:“小靳刚才都跑了!”。第二天跑完操回班的路上,一位同学说话,我前去批评,他说他旁边的同学也说话了。面对这些声音,回到班里,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是我在访谈节目中看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国一个乐团中的首席小提琴师,在国内小有名气,他决定去国外打拼另外一片天地,于是踏出了国门。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才华在国外没人赏识,他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没办法他开始去餐馆打工,因为语言的问题,他只能做餐馆最低级的工种——洗碗工,他很卖力气,每天第一个来,关门才离开,不怕苦累。和他一起当洗碗工的还有两个外国人,慢慢的这个小提琴师发现自己干的活越来越多,而另外两个人越来越少,甚至他们偷懒故意干一些轻松地,如摘菜、削皮的活。一星期后,小提琴师气急了,也开始干轻松的活。很快,一天老板找到他,让他去洗池中的碗,因为前边没有用的了。小提琴师气愤的问老板:“为什么你不叫他们俩,而叫我?”老板让他先干活。下班后,有人过来说老板叫他,他去了以后,老板叫他结账,拿东西,走人。老板不再用他,但老板的一句话让小提琴师记一辈子:“餐馆那么多员工勤劳肯干,你不和他们比,为什么和偷懒的比,你为什么不往上看,而要往下看。”小提琴师深深记住了老板的话,遇事往上看,最终自己也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小提琴师,成立了自己的乐团。

未标题-6.png

是啊,我们身边那么多优秀的同学,为什么我们不和他们比,而要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比呢,为什么要看低自己呢!故事讲完教室里久久的没有一点声音,孩子们都陷入了沉沉的思索。那周的周记中,一个孩子写到:“我要向上看,向那些优秀的人看,那样人生才会有挑战,有了挑战才会成功。不能往下看,那样,只会让自己退步。”

三、威严与柔情并存

我认为绝对威严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因为走不进学生的心理;而绝对温柔的老师也不是好老师,因为那样学生没有规则,老师自己也累。所以聪明的老师应该是威严与柔情并存。我不敢说我是这样的老师,只是尽量让自己成为这样的老师。

我教六年级时的第二学期,明确规定不许带零花钱,一个上午的课间,看到铭茁在桌斗里偷偷地鼓捣着什么,过去一看,在数钱,不多,几元钱而已。看见我的目光,他马上说:“是宝宝给我的。”再问宝宝,原来,铭茁把自己玩过的不喜欢的玩具、卡片带来卖给了宝宝,数的正是卖物品所得。“做生意做到班里来了”,我心生愤怒,勒令铭茁把钱还回去。铭茁用手死死抓住钱,红着脸说:“凭什么,他还拿了我的东西了呢!”我说:“你和宝宝是朋友,东西送了,钱,还回!”铭茁是出了名的财迷,让他把钱退回去,他会有千万个不愿意,但我坚定的盯着李铭茁,只送他两个字:“必须!”

下午放了学,别人都走了,我留下了铭茁,教室里就我们俩个,面对面坐着,我用柔和的目光看着他。如果说上午我利用威严强制他的话,那么现在我是在用心与他交谈。我们谈了他的爸爸妈妈,谈了他的妹妹,他的生活,还谈到了朋友,谈到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最终李铭茁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最终李铭茁说,我是他的朋友。

上学期刚结束,已经上七年级的铭茁妈妈给我打电话,说孩子在期末作文考试中写到了我,作文是写人生的酸甜苦辣,他写到:当我再次踏入小学楼,看到李老师,看到李老师又有了很多新的学生,我的心里酸酸的。我能深深理解孩子的话。

四、责任让我无法放弃

每个人除了自己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家人了,而当这两者发生冲突时,也是一个人最难抉择的时候。

儿子上九年级时不慎双膝骨折,住院半个月后回家休养,完全卧床不能动,身边寸步不能离人。当时我正担任五(9)班班主任,是一个新班,孩子们都很优秀,他们都怀揣着梦想来到了外国语小学,我知道我长期请假一定会对孩子们造成影响,考虑后我决定每天坚持来上课,让近八十岁的公婆帮我照顾一下孩子,上完课处理完班级事务就匆匆赶回家替换公公婆婆,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我几乎天天拎着沉重的作业回家批改,虽然辛苦,但我内心深知,老师的责任让我无法放弃。

2014年对我来说是黑暗痛苦的,在我心中永远坚强的父亲被查出患了肺癌晚期,在上班还是照顾父亲上我做出了艰难的抉择,为父亲请了护工,我坚持上班,每天下班后赶往医院,照顾父亲,尽一个女儿的孝道,每天都是安顿好父亲,深夜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第二天仍精神饱满的站在讲台上笑对每一张可爱的笑脸,直到大半年后送走了父亲。看着自己憔悴的面容,消瘦了的身躯,我没有后悔过,因为我内心深知,老师的责任让我无法放弃。

德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和唤醒,在于用一个心灵去感动另一个心灵。当爱与责任同行,我必无怨无悔,全力以赴。